把課堂開進養殖戶家里 津墾牧業公司從肉羊育繁向技術輸出轉型 推動當地產業發展
來源: 未知
“巴哈古麗大姐,這幾天羊羔們怎么樣?”“好著呢,這幾天阿力木江一直來呢,上次他教的隔欄補飼真管用,我家那窩羔子沒搶著奶的,喂了這羔羊專用料,個個長得圓滾滾的,比往年同期重了快3斤。”“我家那2只剛下羔的母羊,一共生了5只羔子,產后總不愛吃草,是不是得用你說的舔磚?”“對,產后母羊得補充礦物質,把舔磚掛在食槽邊,再喂點溫鹽水煮的豆粕下奶,3天就能緩過來。”新疆津墾奧群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隊隊長阿迪力和養殖示范戶巴哈古麗大姐親切地對話。
隊長阿迪力手把手傳授養殖示范戶巴哈古麗大姐養殖知識 津墾牧業公司提供
今年以來,服務隊來到鄉村、田間、養殖戶身邊,通過開設鄉村大講堂、田間課堂等形式,圍繞肉羊選種育種、疫病防控、科學養殖、飼料配比等關鍵環節,開展分階段、差異化技術培訓,手把手教、耐心細致答疑解惑,編撰并發放維吾爾語版《養羊技術手冊》,針對養殖“小白”提供基礎技術指導;將規模化養殖戶打造成養殖示范戶,通過示范戶帶動引領,從根本上解決技術斷層問題,切實提升養殖戶專業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計面向和田地區策勒縣8個鄉鎮393個村2733家農戶開展18期畜牧養殖專題培訓,精準繪制出一幅“學用結合、共富同行”的鄉村發展新畫卷。
服務隊隊員向養殖戶阿卜杜喀日發放維吾爾語版《養羊技術手冊》 津墾牧業公司提供
為什么要將技術帶到鄉村,手把手傳授給養殖戶?早在年初,津墾牧業公司就給出了答案。“我們將2025年定位為‘發展基礎鞏固提升年’,將“扶智”作為工作重心,圍繞“輕資產+科技”模式,積極推進肉羊養殖行業服務創新發展,著力打造專家型技術服務團隊,以促進產業落地向融入地方經濟實現真正融合,通過引入信息化、數字化等技術,滿足農戶、農村在新的發展階段的需求。”津墾牧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修同說道。
目前,津墾牧業公司已在和田津墾、津墾奧群2家養殖場建立育種、飼養及防疫三大標準化體系,并不斷在生產效率的提升和總結中凝練細化新的標準,不斷加強精細化管理。按照以“育優種、強種業”為核心目標實施種業提質戰略的需要,在基因檢測、分子育種、懷胎檢測、營養分配、育肥增重等領域總結、更新新的技術與流程標準并推廣。由津墾牧業公司自主研發的飼養管理信息化平臺,在數據采集、流程控制和風險管控方面實現了實時共享,能夠根據生產需要,實現數據信息立查可取、準確可靠。
培養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通過技術培訓,公司培養了一批像阿力木江(中間者)一樣的本土人才 津墾牧業公司提供
通過長期技術培訓,津墾牧業公司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本土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形成本土化技術服務力量,真正實現了授人以漁。阿力木江就是當地選拔的養殖能手,在公司“本土化人才培育”模式下,經過重點培訓,成為技術服務隊的成員,從而帶動周邊養殖戶共同發展,實現“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的效果。目前,新疆津墾奧群公司已按照新疆農區多胎羊高效養殖技術體系集成及產業化應用,累計培訓當地農牧民、鄉鎮獸醫站、各縣配種站、養殖大戶等8000余人次。通過培訓帶動一大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各族群眾,積極推進共同富裕的同時,帶動當地肉羊產業向現代化科學養殖跨越。
下一步,津墾牧業公司將以合作社為紐帶,建立“養殖場+合作社+農戶”的新型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形成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推動新疆肉羊產業轉型發展。